网站首页

企业简介

产品展示

信誉资质

公司动态

客户案例

电视报道

联系我们

新玉米喂仔猪为什么会拉稀 应对措施有哪些

  很多养殖户朋友,在新玉米刚下来的时候,就选择给猪饲喂,其实给猪饲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特别是给仔猪饲喂新玉米,一定不能马虎,因为仔猪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使用新玉米往往出现拉稀现象,甚至更严重。大猪的适应能力强,所以只影响消化吸收率,出现不同程度的饲料样粪便而很少出现拉稀。本文主要讲述了新玉米引起仔猪拉稀的原因及对策。


  一、新玉米引起仔猪拉稀的原因

  其一,新玉米收获后,水分可达20-30%,如果不换算增加玉米的比例以抵消水分,其后果必然是饲料中能量部分相对不足和蛋白质部分和其他成分相对比例提高,打破了日粮中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关系,胃蛋白酶不能满足突然提高蛋白质的消化,造成消化不良和营养性腹泻。另外,用此饲料相当于饲料的突然改变,仔猪消化系统还不完善,产生应激反应,降低抵抗力,甚至还可诱发其他疾病;


  其二,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收的玉米还需要一个后续熟化过程,新玉米中含有一种不易被消化的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简称 RS),抗性淀粉(RS)本身仍然是淀粉,其化学结构具有类似溶解性纤维的生理功能。抗性淀粉(RS)在消化吸收过程中需要先分解成淀粉,然后才能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由于大猪适应性强,所以只影响消化吸收率,出现不同程度的饲料样粪便而很少出现拉稀。仔猪的适应能力差,所以出现拉稀现象,新玉米用做饲料时所含抗性淀粉在猪的消化系统中有如下特性;
  (1)抗性淀粉(RS)可抵抗酶的分解,在体内消化速度缓慢,使其不能完全消化而排出体外;
  (2)抗性淀粉(RS)类似于可溶性食用纤维的功能,刺激肠道蠕动,减少饲料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引起软粪便甚至拉稀;
  (3)抗性淀粉(RS)还可以影响其他养分的吸收,这是因为抗性淀粉(RS)分子结构大,对正常淀粉有物理包埋作用和屏障作用,不能被淀粉酶接近淀粉,因此,影响其正常消化;
  (4)抗性淀粉(RS)以颗粒的形式存在,其含量和玉米的收割期和品种有关系,其抗酶解的原因是具有致密的结构和部分结晶结构;
  (5)抗性淀粉由于消化难还造成肠道pH值的改变,原因是饲料能量降低,蛋白质相对增高,当能量不足时,机体会将蛋白质分解作为能量来使用,而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有毒的尿酸盐,尿酸盐不仅降低了猪只体内的pH值.还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
  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RS)含量很高,储存一段时间(5~6周)含量逐渐降低。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也一定程度影响消化率。普通玉米一般含有28%左右的直链淀粉和72%的支链淀粉。因此,烘干新玉米用做饲料不是好方法,用一定的时间自然晾晒风干做饲料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二、新玉米引起仔猪拉稀的解决方法

  新玉米养猪时一是要考虑水分的问题,二是要考虑抗性淀粉(RS)的含量问题。


  1、 水分的问题
  养猪场用新玉米时尽量选用存储时间长,水分含量要低于14%,再就是配料时如果玉米水分大,要适当增加比例,抵消水分带来的营养平衡问题。尽量现配现喂,避免时间长,水分大而发霉给养猪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消化的问题
  养猪场用玉米要选用旧玉米,新玉米要适度陈化,时间至少需在一个月以上。尽量由少到多慢慢过渡,过渡时间需要半个月以上。即使使用新玉米做饲料看不出问题,但由于消化率降低,造成隐形浪费。粉碎玉米的粒度大小与消化率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粒度的降低,玉米粉表面积增加,颗粒形态发生变化,消化率有定程度的提高。但并不是越细越好,如果加工的太细会使猪发生胃溃疡,因此,加工新玉米时粒度适当减小。
  猪采食新玉米,要加强观察,避免由于消化不良引起拉稀甚至由于应激而引发其它的感染性疾病。注意对猪舍温湿度、通风换气等环境因素的调控,同时结合季节气温变化对能量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配方,保证营养供应及对营养需要的动态平衡,减少问题的出现和对畜禽的影响。在此提醒广大养猪朋友:一定要正确认识新玉米的特性,一旦猪有消化不良或者仔猪普遍拉稀现象要认真分析,测量体温,排除疫病,不要盲目打针用药,错上加错。

  潍坊大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您放心的微生态产品,绿色、安全、又环保!维护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投放,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改善肉质口感,还可以吸附和降解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的作用,优化生态环境,减少有害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