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多端这也是秋季的特点。养猪场如果在管理上不到位,管理不善,仔猪和保育猪很容易导致腹泻拉稀,其中以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为主。前者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以呕吐和腹泻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但以10日龄以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100%。后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
发病的小猪多为急性突发型,病初体温稍高,精神不振,被毛竖立无光,粪便由稠到稀,粪色灰黄或灰黑,恶臭,后期粪便如水,肛门失禁,臀部、后肢和尾部被稀粪污染,小便量少而黄,食欲废绝,不愿行动,步行蹒跚,卧地颤抖,眼球下陷,体温下降,一般2~3天衰竭死亡。所以在秋季养猪场必须要做好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仔猪流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值得重视!
1、免疫预防接种
如果在发病时用药和疫苗免疫接种往往无济于事,一般都采用给母猪免疫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疫苗,使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天然的母源抗体,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2周各接种1次,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抗体;初生仔猪口服接种,1月龄仔猪再次接种,均有较好的疗效。
(2)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接种,也可免疫不同年龄的猪只以获得更好的免疫力。
2、加强保温
昼夜温差变化易发腹泻,尤其水泥地面易使仔猪腹部受凉,诱发胃肠道蠕动加快以至痉挛,引起腹泻。检修好猪舍,不能有贼风。判断室温是否适宜的标准:仔猪分散均匀卧睡在保温区内表示温度适宜,若仔猪扎堆在一起表示温度过低;若小猪远离保温区则表示温度过高。
3、加强管理猪舍环境
初生仔猪在断脐、剪牙、断尾、去势、剪耳等处理时,应避免过大应激,做好创伤处理,创伤处涂抹护舍安,快速止血,避免细菌感染。保持猪舍卫生,粪尿随时清扫,舍内喷洒“健康元益生菌消毒剂”,给母猪及仔猪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除臭降低猪舍内的氨氮浓度,有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
让仔猪吃好初乳,初乳是新生仔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让仔猪吃好吃足初乳,除及时补充能量、增强体质外,还可提高抗病能力,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秋冬寒冷季节,初生弱小或活力较弱的仔猪往往不能及时找到乳头吃奶,甚至被冻僵不会吃奶。
5、控制采食量
秋冬季节气温低,为了维持体温,仔猪会本能性地加大采食量,易导致仔猪发生吸收不良性腹泻。而刚断奶的仔猪,受断奶应激的影响采食量减少甚至会拒食,引发腹泻。断奶前尽早补加教槽料,一般在7-10 日龄开始,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消化系统功能得以加强。
6、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体质衰弱也会影响出生仔猪的体质,仔猪容易发生腹泻。另外,母猪体质下降会影响到乳汁质量,影响哺乳仔猪,使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生产中,要提高母猪日粮的营养,可以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一些“健康元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及活力,减少弱仔弱胎,改善母猪泌乳质和量,减少仔猪腹泻拉稀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增强母猪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改善母猪便秘,增强体质,让母猪更健康,全面提高母猪的生产繁殖能力,让养殖变的更轻松,直接提高养殖场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