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慢慢转冷,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大多数养殖场猪舍都是采用封闭门窗的办法,来提高舍内温度、减少饲料消耗、增加养猪效益。但是由于圈舍条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更容易忽视其他环境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影响了猪群的生长发育。

不论猪舍大小或养猪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猪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猪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生产中应在每天温度较高时合理通风(如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也可在猪舍安装排气扇,以便快速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防止贼风和舍温过低,引起猪关节炎、感冒、肺炎等疾病。

充足而又合理的光照能保证猪的健康生长,这对种猪十分重要。因为充足的光照有利于骨骼的发育,特别对哺乳母猪的奶瘫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饮水
水对养猪生产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具有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冬季饮水约为猪采食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
要供给猪充足清洁的饮水,可在猪舍内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也可在饲喂后在食槽中加温水。但不能用过稀的饲料代替饮水。因为饲喂过稀的饲料会冲淡消化液,影响消化、减弱咀嚼功能、减少采食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猪最适宜的温度是8~2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长发育。要保持猪舍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在冬季应注意作好保暖工作。
猪舍的用塑料薄膜盖严猪舍,有利于提高舍温,增加光照。

潮湿空气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猪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猪更加寒冷,并引发湿疹等疾病。为防猪舍潮湿,保持圈舍卫生,训练猪定点排粪尿,确保猪卧的地方清洁干燥。生产中可采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冬季气候寒冷,猪对应激的反应十分敏感。如遇应激,就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消耗增加。
因此,要保持猪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着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猪舍,严禁在猪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猪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音应激,而且还可防止猪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增加饲养密度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一般冬季可比平时增加猪数的1/3到1/2,让猪一头挨一头睡,相互以体温取暖。因为猪多,放热就多,舍温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8、饲喂
以自由采食为宜,保证每头猪都能吃到料,并且吃饱,以提高机体的产热量,才能更好的抵御严寒,冬季猪的采食量一般比夏季高0.5-1斤料左右,因此要保证料槽中有充足的饲料。
以上的这8点是各养殖场在冬季养殖中都必须要做到的,建议在冬季养猪过程中可以在猪的饲料中配合大益健康元微生物发酵饲料一起饲喂,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成本支出,大益健康元微生物发酵饲料里面的有益菌还能产生大量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能够促进机体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料便的发生,健康元发酵饲料中的大量有益菌可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并含有适量蟾酥抗菌肽芽孢杆菌,产生大量抗菌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保持了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保健了肠道,对预防肠道细菌性疾病有极佳效果。双歧杆菌能很好的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腹泻的发生,还可以起到脱霉脱毒的效果,减少应激,提高肉的品质,促生长,改善养殖环境,降低猪舍氨氮浓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绿色环保健康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