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感染的病原菌通常由2种途径实现感染,一种是菌血症引发,致病菌通过其他方式进入血液,如呼吸道途径、黏膜接触、共用针头等,进入血液中的致病菌在侵染部位先行定植和繁殖,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渐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输卵管部位,引发输卵管炎。
输卵管发炎时,首先影响的是卵巢,造成优势卵泡不明显,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发生紊乱,生理规律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产蛋周期和整个鸡群的产蛋率。其次,输卵管膨大部是分泌蛋白的主要部位,输卵管炎可使管壁细胞功能下降,甚至脱落,蛋白分泌量减少,后形成的蛋也会减小,蛋重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另外,长时间的输卵管炎能导致卵泡破裂,卵黄释放入胸腹腔中,引发卵黄性腹膜炎。卵黄性腹膜炎很难治疗,卵黄水分被吸收后,会逐渐形成干酪样固体物质将肠道粘连,影响肠道的蠕动,进而影响饲料的消化,鸡群过料现象严重,料蛋比升高,直接削减了养殖利润。
病鸡外观通常看不到其他症状表现,除非合并继发感染或输卵管炎扩散后可导致全身症状。鸡群产蛋无高峰期,严重的鸡群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甚至达不到70%,在产蛋高峰期发病的产蛋率可迅速下降,蛋畸形率和破蛋率增加,鸡蛋中有大量沙壳蛋、血斑蛋、薄壳蛋、软壳蛋和沙皮蛋。
病鸡鸡冠变厚,有的鸡有腹水,手触腹部有波动感,容易发生猝死。疾病早期整体鸡群无明显变化,只是轻微的蛋壳着色差,然后病鸡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疼痛不安,蛋壳表面粘附羽毛和大量粘液,有时带血斑。泄殖腔部位经常排出黄、白色的脓性分泌物,对肛门周围的羽毛造成污染,常被误认为腹泻。当继发感染或炎症扩散后,病鸡体温上升,采食量下降,两翅下垂,眼睛迷离,羽毛松乱,有的腹部靠地或昏睡。如果发生卵黄性腹膜炎,鸡群的死亡率可突然增加。泄殖腔红肿,输卵管渗出严重,积水多达500mL以上,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 2 )平衡鸡群营养供给。平衡营养有助于增强鸡只的抵抗力,即使不慎发生感染,依靠自身抵抗力也会将病原菌清除。饲料营养主要包括蛋白、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其中,蛋白主要为鸡蛋的形成提供氨基酸和多肽类物质,碳水化合物则起到提供能量的功能,脂类主要用于能量的储存,如果蛋鸡脂类物质摄入过多,就会造成输卵管内部脂肪沉积,进而对蛋壳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3)科学保健。产蛋期的蛋鸡群禁止使用抗生素,以免鸡蛋中出现药物残留,进而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中药、保健型微生态制剂(发酵饲料、微生态添加剂)等都是预防蛋鸡输卵管炎的推荐用的好产品,中药主要起到调理作用,有些成分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可以降低输卵管炎发病率;保健型微生态制剂,通过广谱抗菌和提升免疫力来预防蛋鸡输卵管炎的发生。微生态产品是当下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保健型产品,通过肠道的调理,使进入消化道的病原菌无法定植和繁殖,继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无法通过肠道途径转变为菌血症和腹膜炎,间接保护输卵管免受感染。对于蛋鸡输卵管炎疾病,务必树立“养大于防、防大于治”的理念,尽量避免疾病的发生。
蛋鸡产蛋期间用药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化药抗生素使用效果好,但会形成药物在鸡蛋中残留,不符合食品安全;可以用大益生物功能性替抗产品-卵管舒,治疗蛋鸡的输卵管炎,吸收好,见效快,减少沙皮蛋,破壳蛋,畸形蛋的发生,显著提高蛋的品质,修复损伤的输卵管黏膜,纯生物制剂,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绿色又安全。